黨史回眸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學生群衆的反帝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線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5月4日,北京13所大專學校學生3000餘人在天安門集合,示威遊行,掀起愛國風暴。北洋軍閥政府出動軍警,逮捕示威群衆32人。5月5日,北京學生總罷課,并通電全國,各地學生紛紛罷課響應。6月3日、4日,北京學生講演團分赴全市各主要街道演講,北洋軍閥政府再次派出軍警、馬隊進行鎮壓,逮捕大批愛國學生,更加激起全國各界的義憤。從6月5日起,上海工人舉行聲援學生的罷工。随後,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如燎原烈火蔓延全國。6月7日,北洋政府迫于壓力,不得不釋放被捕學生。6月10日,罷免了親日派官僚。6月28日,中國代表沒有出席巴黎和會的簽字儀式。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它是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标志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938年5月4日,毛澤東電示中共中央東南分局書記項英,新四軍應在廣德、蘇州、鎮江、南京、蕪湖之間的廣大地區,進行遊擊戰争組織和武裝群衆,創造根據地。
1940年5月4日,中共中央向東南局發出《放手發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頑固派的進攻》的指示。指出:在一切敵後地區和戰争區域,要強調同一性,不應強調特殊性,應不受國民黨的限制,獨立自主地放手擴大軍隊和根據地;在國民黨頑固派堅持防共、限共、反共政策,并以此作為投降準備的時候,我們應強調鬥争;隻有堅持在對頑固派的鬥争中采取有理、有利、有節的方針,才能鞏固和擴大進步勢力,争取中間派,應付突然事變,達到克服投降危險,争取時局好轉的目的。
1946年5月4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土地問題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将黨在抗戰時期實行的削弱封建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指示要求“各地黨委必須明确認識,解決解放區的土地問題是我黨目前最基本的曆史任務,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的環節。”規定解決土地問題的方式一般不是無償沒收,而是通過清算和購買實現有償轉移。指示還具體規定不可侵犯中農土地,要保護工商業,對富農和地主、地主中的大中小、惡霸非惡霸要有所區别,對開明紳士等應适當照顧,允許中小地主、富農、開明紳士保留多于農民的土地。各解放區根據“五四指示”,迅速開展了土地制度改革運動。到1947年2月,全解放區已有2/3的地區解決了土地問題,進一步鞏固了解放區和加強了對革命戰争的支援。
1948年5月4日,上海各大中學學生一萬五千多人在交通大學集會,反對美國扶植日本。從上海、北平的學生大示威開始,許多大中城市的學生也舉行了罷課和遊行,一些教授、文化人、社會名流、工商業者以至屬于國民黨的有些機構和人物也加入了鬥争行列。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學百年慶典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朱镕基、李瑞環、李岚清參加慶典。江澤民在講話中指出:全黨和全社會都要高度重視知識創新、人才開發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大作用。我們的大學應該成為科教興國的強大生力軍。
曆史瞬間
2014年5月4日至11日,李克強對埃塞俄比亞和非洲聯盟總部、尼日利亞、安哥拉、肯尼亞進行正式訪問,并出席在尼日利亞阿布賈舉行的第二十四屆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