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繼續當個好牧民。”廷·巴特爾獲“七一勳章”後,仍堅持自己最初的決定。
今年66歲的他和草原打了半輩子交道。他投身邊疆牧區建設40多年,探索出保護生态、發展經濟、促進增收的新路子,使當地牧民生活發生深刻變化。
内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向東約300公裡,是廷·巴特爾的家。巴特爾的蒙古語意為“英雄”,對牧民來說,廷·巴特爾是帶着他們走向富裕生活、改善草原生态的英雄。
1974年,年僅19歲的廷·巴特爾離開家鄉呼和浩特,來到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插隊。他記得,剛到這個村時,滿眼望去地上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白沙子,蒙古包上都是大黑窟窿,牧民沒有見過電、汽車,“牧民家都沒有被子,我們就穿着衣服睡覺”。但當地牧民很淳樸,冬天冷沒有被子,就把自己的袍子給廷·巴特爾和其他知青蓋,有好吃的也緊着他們。
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廷·巴特爾并不熟悉牧區的生活,但他願意吃苦、喜歡鑽研,一樣樣學習打草、放羊、剪羊毛等放牧需要的技能。很快,他便融入牧區生活,成了知青“标兵”,在21歲時加入中國共産黨,并擔任薩如拉圖雅嘎查隊長。
20世紀70年代末,知青開始陸續返城。廷·巴特爾是開國少将廷懋的兒子,大家猜測,廷·巴特爾肯定是第一個返城的知青。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廷·巴特爾遵照父親的囑托,選擇留在草原。
“當了隊長、書記,我扔下牧民就走,行嗎?我回城了,這麼多人怎麼辦?”廷·巴特爾這樣解釋自己當初的決定。
作為僅剩的知青、嘎查的大隊長,廷·巴特爾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很重,也明白做一個好隊長,不能怕吃虧,隻有吃虧才能把這個隊領好。廷·巴特爾在生産實踐中不斷摸索嘗試、總結經驗,想各種辦法帶着牧民增收。
20世紀80年代初,内蒙古對牧區推行草畜雙承包責任制。牧民分到基礎母畜後,紛紛擴大養殖規模,羊群數量逐漸超出草原承載力。薩如拉圖雅嘎查位于渾善達克沙地西北邊緣,草場沙化更為明顯。
牧民收入增多了,草原生态卻逐漸惡化,廷·巴特爾十分着急,他挨家挨戶号召牧民實行圍欄放牧,但是接受的人寥寥無幾。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廷·巴特爾決定從自家做起。1986年,他賣掉自家60隻羊,圈起300多畝草場封育,第二年打下了9輛馬車的草,相當于其他牧民1000畝草場的打草量。牧民看到圍欄放牧效果好,開始向他學習。
想要恢複生态,還得從畜牧業着手,因此,廷·巴特爾琢磨出一套“蹄腿理論”。
“1頭牛的收入頂不頂5隻羊?”“1頭牛4條腿,5隻羊20隻蹄子,哪個對草場破壞大?”他用牧民能聽懂、可信服的理論,耐心解釋“減羊增牛”的好處。慢慢地,學習他的牧民越來越多,草原也漸漸恢複綠色。
阿巴嘎旗宣傳部部長葛永軍說:“廷·巴特爾的觀念不僅僅是草畜平衡,他還要保持生态鍊的完整。”
如今,昔日的白沙地被廣袤的草原覆蓋。今年7月,廷·巴特爾家的牧場綠草如茵、水草肥美。他說,現在草原上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夏季會有鳥群飛來,在草原上繁衍生息。廷·巴特爾還特意在圍欄上留了過道,方便狍子、狐狸、獾子通行,“生态保護不光是草、樹,野生動物、野生植被都要恢複。”
廷·巴特爾的做法和理念,被推廣到内蒙古的很多牧區。前來學習的人越來越多,2010年當地成立了牧民培訓基地,年均接待兩萬多人次,廷·巴特爾毫無保留地給前來學習的牧民、基層幹部傳授增産增效、科學畜養、生态保護等經驗。
“養多少頭牛好?”“我家牛生病了。”盡管自己很忙,隻要有牧民來訪,廷·巴特爾都會放下手裡的活兒,和牧民交流,幫忙想辦法解決問題。
“他做任何事情不是為自己考慮。”阿巴嘎旗國營楊道廟林場場長格日勒圖說,廷·巴特爾選擇留在草原,就是要自己做出個樣子,再讓牧民跟着學,幫助牧民過上好日子。
最近,善于思考的廷·巴特爾又總結出新經驗“四點平衡”,即養什麼牲畜收入最高、支出最低、勞動強度最小、對生态最好。在他看來,這4個點結合起來,就是經濟和生态效益的最高點。
紮根牧區近50年,步入晚年的廷·巴特爾仍初心不改。談及未來,他說:“和大夥兒一起保護好草原,過好日子。”